楞严经入门网
楞严经入门网
圣严法师108自在语 星云大师讲演集 洞山宗旨 清时期曹洞宗在湖南的发展 云门宗禅诗研究
主页/ 禅宗文化/ 文章正文

佛教寺院不仅种植茶树,茶事也是佛寺日常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导读:佛教寺院不仅种植茶树,茶事也是佛寺日常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佛教寺院不仅种植茶树,茶事也成为佛寺日常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许多名寺大庙里,都设有茶堂或茶室,是专供禅僧辩论佛理、招待施主、品尝香...
佛教寺院不仅种植茶树,茶事也是佛寺日常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佛教寺院不仅种植茶树,茶事也成为佛寺日常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许多名寺大庙里,都设有茶堂或茶室,是专供禅僧辩论佛理、招待施主、品尝香茶的地方。佛殿、法堂的钟、鼓,一般都设在南面,左钟右鼓。若是设有两鼓,就将两鼓分设在北面的墙角,设在东北角的叫“法鼓”,设在西北角的就称“茶鼓”。茶鼓是召集众僧饮茶时用的,北宋诗人林通的诗句“春烟寺院敲茶鼓,夕阳楼台卓酒旗”,描写了寺院茶鼓声中的优雅意境。寺院还设有种茶僧、制茶僧,专门管理种茶和制茶,设“茶头”专管烧水煮茶、献茶待客。

在唐代著名寺院西明寺遗址发掘出土了当时寺院用于碾茶的石碾,该茶碾高约9.5厘米,宽约16厘米,长约21厘米,还有使用过的痕迹。寺院还常常在门前派数名施茶僧,为香客、游人惠施茶水等。寺院中的茶叶称“寺院茶”,一般用来贡奉佛祖,礼敬施主,最后是自用。据五代毛文锡《茶谱》载,觉林院用茶的规格不同,他们一般用上等茶来供佛,用中等茶来招待客人,下等茶自用。寺院茶按照佛教规矩有不少名目,每日在佛前、堂前、灵前供奉茶汤称“奠茶”,按照受戒年限的先后饮茶称“戒腊茶”,化缘乞食得来的茶称“化茶”,平时住持请全寺僧侣吃茶叫“普茶”等。

中国佛教的另一个重要宗派密宗渊源于古印度佛教中的密教,与茶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密教在唐开元盛世时由“开元三大士”善无畏、金刚智、不空从印度传到中国。密教修的是即身成佛的秘密禅,一切修法都可说是供养法,而茶作为最佳供品之一,一开始就与密教修供结下了不解之缘。关于密宗用茶供养的事例,最有力的证据是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皇帝用来供养的茶具。法门寺地宫于1987开启,在发掘出土的众多精美文物中,有一套唐代茶具最引人注目。这是迄今为止所见的等级较高的茶具,包括贮茶器、焙炙器、取火器、碾罗器、贮盐器、点茶器、饮茶器、佐食器、洗涤器等,材质各异,以金、银器为主。

这套富丽堂皇的茶具是唐懿宗施舍给法门寺的,用来供奉佛祖真身舍利,以示其虔诚礼佛之心。据佛教专家考证,法门寺地宫供奉的是密宗的曼陀罗。西安是密宗的发源地,据日本文献记载,日僧最澄及永忠和尚都曾到过西安学习密宗佛理,回国时不仅带回了密宗的经典作品,还把唐代饮茶的习俗及茶在密宗法事中的运用方法也带回日本。当时日本的最高统治者嗟峨天皇接受过永忠和尚的献茶,天皇大力称赞茶饮,并命当地(宇治县等地)普遍种茶,是为日本最早传茶之记载。奈良宇治所产之宇治茶,因种植年代较早也称为“本茶”,至今还为日本茶道常用之茶。密宗与茶的关系由此可见一斑。

茶的自然属性及药理功能使茶在民俗信仰中占有重要地位,并成为各种宗教仪规的必需品。在中国某些少数民族中,流行“茶树有灵”的观念。以前湘西一带苗族人为治眼痛,常求助于茶神。以茶、米粑、纸钱、疲箕等物祭祀茶神。因祭祀时间不同而有早茶神、午茶神、晚茶神之分。祭祀时不能笑,不许外人参观。云南西双版纳基诺山基诺族人民中过去曾流行祭茶树的风俗。

每年正月间每家男性家长选一清早携带一只公鸡到茶树下宰杀,将鸡毛拔下连血贴在树干上。边贴边说吉祥话:“茶叶多多长,茶叶青又亮,树神多保佑,产茶千万担。”其后将鸡煮熟再祭一次,叫作“熟祭”。湖北长阳土家族人认为茶是最洁净的,茶树是有神灵的,是不容玷污的,因此在采摘清明茶时,必须由穿戴整齐的未婚少女去采。因为人们认为处女是最纯洁的。处女采茶反映了人们由“万物有灵”的原始信仰观念所衍生的对茶树神灵的尊崇。云南德昂族将茶视为本民族的图腾。这在德昂族民间古歌《达古达楞格莱标》中有反映

。德昂族认为茶树是他们的祖先,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与茶有密不可分的联系。茶叶是德昂人的骄傲,被视为与生命密切相联的珍贵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