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佛学知识

    佛学知识

  • 临济宗演正观(29):观 修

    临济宗演正观(29):观 修

    什么叫无心呢?一切妄念来了不理,它本来是水上的波纹,又何必理它呢?不理就是不受这个虚妄心理之魔障,这都是假的。如果我们不了解自己心性的本来,不了解思想、感情都像水上的波

    [查看详情]

  • 丰子恺:对佛不可做买卖

    丰子恺:对佛不可做买卖

    信佛,应体会佛的慈悲之心而爱护群生。  我家的房子“缘缘堂”于去冬吾乡失守时被敌寇的烧夷弹焚毁了。我率全眷避地萍乡,一两个月后才知道这消息。当时避居上海的同乡某君

    [查看详情]

  • 丑陋的小孩——骂独觉得丑相,

    丑陋的小孩——骂独觉得丑相,

    从前在印度有一位大施主,他有很多的财产,并与妻子一起过着幸福的生活。后来他的妻子怀孕了,却生下一个非常丑陋的孩子。夫妻二人为此非常烦恼,施主抱怨:「我们前世不知造了什么

    [查看详情]

  • 两种发愿,两种回向——净土法

    两种发愿,两种回向——净土法

    我们念佛的目的,就是为了往生极乐世界。同时,这六字名号就已经具足了「信愿行」,不必另外再刻意地去发愿。《阿弥陀经》里面所说的「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这是说明愿

    [查看详情]

  • 丢失自己的珍宝
  • 临终听到佛号生瞋恨心,是阿弥

    临终听到佛号生瞋恨心,是阿弥

    问:黄念祖的《念佛三昧文》中提到一个和尚念佛念得密不透风却自杀了,还有某法师提到一个天天念佛的人,到临终时却听到佛号生瞋恨心,是阿弥陀佛没有临终摄受吗?这些例子让人很困

    [查看详情]

  • 临事对人时,应抱持怎样的态度

    临事对人时,应抱持怎样的态度

    我们每天张开眼睛后,生活的二六时中,总会面临许多不圆满的境界,欢喜或不欢喜,高兴或悲伤,总会惹得我们身心纷扰难安。究竟临事对人时,应抱持怎样的态度呢?以下四点提供参考:

    [查看详情]

  • 首页
  • 上一页
  • 666
  • 667
  • 668
  • 669
  • 670
  • 671
  • 672
  • 673
  • 674
  • 675
  • 676
  • 下一页
  • 尾页
  • 共 1000 页 7000 条
  •  页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