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佛学知识

    佛学知识

  • 佛教中的闭关

    佛教中的闭关

    闭关,又称掩关,这个名词和风气在印度没有,中国也是到元朝之后,甚至到了明朝,才看到这种修行方式的记载。闭关可能渊源于西藏佛教的长期洞窟修炼,当喇嘛随着蒙古王朝到了中国内

    [查看详情]

  • 佛教为何称别人为“施主”?

    佛教为何称别人为“施主”?

    佛教为何称别人为“施主”? 施主,即檀越。佛教对布施者的敬称。指施舍财物给佛寺的人,也泛称一般的在家人。“施主”梵文音为陀那钵底,又作布施家,即施予僧众衣食,

    [查看详情]

  • 佛教因果故事集四

    佛教因果故事集四

    故事四:生而畸形,报应无情    一九八二年四月七日,作家柏杨先生应马来西亚马华公会邀请,前往吉隆坡演讲。随后,当地“新生活报”社长周宝源及总编辑吴仲达两位先生向他介绍

    [查看详情]

  • 佛教中的基本禁忌有哪些

    佛教中的基本禁忌有哪些

    佛陀临逝世时教导弟子们,在他去世以后要以戒为师。佛教的戒(禁忌)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针对僧人和僧团的,另一方面是针对在家修行者的。佛教的禁忌,是以佛教事业的兴盛和佛教的

    [查看详情]

  • 佛教双手合十(合掌)的16种意义

    佛教双手合十(合掌)的16种意义

    合掌又称合十,其中内含有十六种意义: 一、合者,和也,代表和平、友好、团结合作。手握拳或手拿武器,表示争斗。双手抬起,示赤手空掌,即无争斗之意。又因一只手也可伤人,现两

    [查看详情]

  • 佛教中“菩萨”两字是何意义?

    佛教中“菩萨”两字是何意义?

    佛教中的“菩萨”两字具名菩提萨埵,又曰菩提索埵,摩诃菩提质帝萨埵。旧译为大道心众生,道众生等,新译曰大觉有情,觉有情等。谓是求道之大心人。故曰道心众生,求道求大觉

    [查看详情]

  • 佛教传入与中国美术

    佛教传入与中国美术

    世界上的宗教,无不重视用艺术形式来宣传教化,尤其是美术。佛教作为东方世界影响最大的宗教,更是深谙此道。梁慧皎《高僧传》即云:“敬佛像如佛身,则法身应矣。”可见寓教

    [查看详情]

  • 首页
  • 上一页
  • 258
  • 259
  • 260
  • 261
  • 262
  • 263
  • 264
  • 265
  • 266
  • 267
  • 268
  • 下一页
  • 尾页
  • 共 1000 页 7000 条
  •  页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