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佛学知识

佛教为何称别人为“施主”?

发布日期:2019-11-08 10:05:22编辑:

楞严经楞严经白话文楞严经讲解

佛教为何称别人为“施主”?

施主,即檀越。佛教对布施者的敬称。指施舍财物给佛寺的人,也泛称一般的在家人。“施主”梵文音为陀那钵底,又作布施家,即施予僧众衣食,或出资举行法会等之信众。

施主惠施有五功德:

(一)名闻四远,众人叹誉;

(二)若至众中,不怀惭愧,亦无所畏;

(三)受众人敬仰,见者欢悦;

(四)命终之后,或生天上,为天所敬或生人中,为人尊贵;

(五)智慧远出众人之上,现身漏尽(佛教徒称烦恼为漏),不经后世。

可见,“施主”的称呼就是晨钟暮鼓般警醒着你要做到五事:一者身行慈,二者口行慈,三者意行慈,四者以时施,五者门不制止。如果,僧人称你为“施主”,也不是非得让你布施东西,而只是为你好,提醒你有许多福分可以得到。

\

另外,就在家人而言,一次修寺、建像、印经、四事供养等的倡导者,也称为檀越。

\

本文链接:佛教为何称别人为“施主”?

上一篇:什么是真正的「吃素」

下一篇:什么是丛林制度?

相关文章

  • 佛法并不认为人是由猿人进

    佛法并不认为人是由猿人进化来的 有人问我佛教对人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怎么认识?在佛教看来

    2019-11-15

  • 佛法是专门用来翻转你的生

    佛法是专门用来翻转你的生命的 随着你的修习越深入,你就会越加发现前行是金刚乘最独特的要素

    2019-11-15

  • 佛法修学的目的---破妄显真

    唯识学在整个大乘佛法当中是一个非常专业的课程,它跟我们上一堂的佛法概要是不一样的,佛法概

    2019-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