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入门网
楞严经入门网
初识佛法须知 佛学的真面目 法苑谈丛 教规礼仪 佛门礼仪常识
主页/ 初识佛法须知/ 文章正文

净土法门法师:不同年龄这个阶层,他的心态不一样

导读:净土法门法师:不同年龄这个阶层,他的心态不一样 东方人自古以来,这印度传到中国,也影响到中国,教学都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在中国,中国人知道不同年龄这个阶层,他的心态不一样,记忆理解不相同。十岁...
净土法门法师:不同年龄这个阶层,他的心态不一样

东方人自古以来,这印度传到中国,也影响到中国,教学都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在中国,中国人知道不同年龄这个阶层,他的心态不一样,记忆理解不相同。十岁以前记忆力好,理解力很差,所以对儿童的教学,只教他记。为什么?

利用他的专长,从六、七岁开始教他背书,重要的经论全都让他背过。那是从六岁大概到十二岁,六年,重要的古籍全背了,背得很熟。十三、四岁以后,慢慢能理解,智慧开了。这个阶段怎么?

这个阶段给他讲学,跟他在一起研究讨论

。讨论的内容是什么?

就是从前所背过的这些典籍。中国古时候的学校,只有小学、太学,没中学,太学就是大学。小学专门在背诵,在学规矩,所以《弟子规》、《感应篇》这个都是小学,必须要做到的,那是一生都不会变的。规定读的这些经史子集,都是选出来的,老师选出来的好东西,一定要背过。

十三岁进太学,听老师讲解。老师也是背过的,所以太学生读书乐,读书之乐乐无穷!哪像现在念书念得那么苦。为什么?没有书本,不要书包,给你讲到《论语》第几章、第几页、第几个字,每个人都记得。

你没有这个能力,你就不能参加他的讲堂,你就没有资格,个个都是背得滚瓜烂熟。所以老师跟学生讲学自由、自在活泼,没有一丝毫拘束。很多的老师都是带着学生去旅行,去游山玩水,去旅行。旅行,一面旅行,一面就研究讨论,就上课。

——大经解演义,第401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