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佛学知识

    佛学知识

  • 「人生三很」及出路

    「人生三很」及出路

    释迦牟尼佛教给我们最核心的就是正知见——正确地看世界的方法。正知见又叫智慧,有三种:知识层面的智慧,理论层面的智慧,修行体验层面的智慧,也就是闻、思、修。知识层面

    [查看详情]

  • 《苦行头陀墓林僧笔记本》是否

    《苦行头陀墓林僧笔记本》是否

    问:最近全国各地流行的《苦行头陀墓林僧笔记本》一书(以下简称《笔记本》),许多居士奉若至宝,不知此书值得流通修学否?

    [查看详情]

  • 「执着」应该怎么理解

    「执着」应该怎么理解

    问:关于;执著这个词,应该怎样理解?这才是大乘佛法的中道。所以在佛法当中,你贪恋、执著是贬义词;但是在修行的过程当中,你执著善,也是一个好的事情。这是修道过程当中的一个

    [查看详情]

  • 《红楼梦》中《好了歌》故事的

    《红楼梦》中《好了歌》故事的

    《红楼梦》的故事  以下讲《红楼梦》里的故事,这个故事有极强的启发性。  故事是说,有个姑苏阊门,属于红尘里一二等的富贵风流地方。阊门外有条十里街,街中有个仁清巷,巷里

    [查看详情]

  • 「不落因果」与「不昧因果」是

    「不落因果」与「不昧因果」是

    我们所说的“因果”是指原因与结果。亦即指因果律。为佛教教义体系中,用来说明世界一切关系之基本理论。盖一切诸法之形成,“因”为能生,“果”为所生;亦即能引

    [查看详情]

  • 《玄奘法师传》连载之十四:事

    《玄奘法师传》连载之十四:事

    过了数日,可汗传下旨意,要留法师住下,并劝说道:“法师最好还是别去印度了,因为那边的气候炎热,十月天气还同此地五月一般,看法师这般容貌,如何去得,到那里恐怕经不起太

    [查看详情]

  • 「拙」一点,人生就会比较平安

    「拙」一点,人生就会比较平安

    一个人不聪明,动作迟钝,反应慢半拍,就会被人讥为"笨拙"。但有的人故意表现自己笨拙,所以老人家自称"老拙",高僧大德自称"拙僧",以"拙"自得,以"拙

    [查看详情]

  • 首页
  • 上一页
  • 965
  • 966
  • 967
  • 968
  • 969
  • 970
  • 971
  • 972
  • 973
  • 974
  • 975
  • 下一页
  • 尾页
  • 共 1000 页 7000 条
  •  页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