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佛学知识

    佛学知识

  • 佛教的日常修持法门知多少

    佛教的日常修持法门知多少

    图为:演老师2010年在上海龙华寺参学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犹如觅兔角】佛教的修持应不离生活,生活亦不离修持,所谓:“即生活即修持。”修持的类别除

    [查看详情]

  • 佛教礼仪的意义_1

    佛教礼仪的意义_1

    佛教礼仪在佛教中,礼仪又叫行仪、威仪等,是一种礼节、节制,具体是指佛弟子们的日常行为规矩、准则。在佛成道后的十二年中没有制定戒律,因为那时候大家都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十

    [查看详情]

  • 佛教的根本特质是什么

    佛教的根本特质是什么

    今天我要和诸位讲的,是关于佛法的根本特质,其题叫做‘佛教的根本特质是什么’?本此而谈,以免说得太远,而使诸位把握不住佛法的中心论题。佛教是释迦佛陀所创立的:在时间

    [查看详情]

  • 佛教的财富观(星云大师)

    佛教的财富观(星云大师)

      时间:西元一九八一年十一月十四日  地点:台北国父纪念馆    对象:法师、信众  (弟子依仁、依庆记)  一、佛教的财富观  二

    [查看详情]

  • 佛教的当代社会价值:连接东西

    佛教的当代社会价值:连接东西

    刘元春 湛滢  编者按:佛教作为东方文化的精神内核之一,在东西方文化的互动中占有优势,而且对人类社会主体信仰结构的重建,以及推动世界真正的和平发展起到良好的作用。针对当

    [查看详情]

  • 佛教给自己的人生带来莫大裨益

    佛教给自己的人生带来莫大裨益

    佛教给自己的人生带来莫大裨益

    [查看详情]

  • 佛教看病因

    佛教看病因

    佛教看病因 佛教认为,生病的条件有两个.一是外缘[外在条件,外因],指人们周围的环境即身体外部的客观物质,如噪音,污水,浊气等环境的污染,有毒的食物,天气的寒冷与高温,洗涤

    [查看详情]

  • 首页
  • 上一页
  • 86
  • 87
  • 88
  • 89
  • 90
  • 91
  • 92
  • 93
  • 94
  • 95
  • 96
  • 下一页
  • 尾页
  • 共 1000 页 7000 条
  •  页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