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佛学知识

    佛学知识

  • 佛教徒要学会智慧的放生

    佛教徒要学会智慧的放生

    佛陀制定的一切戒律,都是让我们懂得众生平等,尊重自他生命,用我们的心,;听懂众生的语言。会给众生带来伤害的身口意,不要去做;能够给众生带来快乐的身口意,努力无私付出。众

    [查看详情]

  • 佛教对社会自杀行为的预防

    佛教对社会自杀行为的预防

    一、前言自杀就是自己主动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一般有精神疾病性自杀与冲动性自杀。前者以抑郁症患者为常见,自杀行为又是精神分裂症和躁狂症的常见症状。后者常常由爆发性的情绪引

    [查看详情]

  • 佛教寺院的文化内涵

    佛教寺院的文化内涵

    【内容提要】 佛寺具有宗教的属性,同时又担当了文化的社会功用。总结佛寺自然景观与人文生态的规律,将给环境学提供人与自然和谐的范例。当人们认识到“大地伦理”的时刻,更显现

    [查看详情]

  • 佛教小故事-不杀生

    佛教小故事-不杀生

    在释迦牟尼佛未成佛道的多生以前,曾有一次,转生为一条力大无穷的毒龙。它有一个庞大的身躯,一双可怕的大眼晴,假如有人惹它,它会用那双毒眼把人瞪死。身体强壮的,即使不被瞪死

    [查看详情]

  • 佛教常说的“本性”在何处?

    佛教常说的“本性”在何处?

    佛教常说的“本性”在何处? 问我者是谁?若无谁,何以能问我,当下肯定这个能问者,即是汝性也,不用客气,也勿生犹豫不决;若无性谁能宣扬佛法?若无性何人能行住坐卧?若无

    [查看详情]

  • 佛教小故事:要眼珠

    佛教小故事:要眼珠

    云岩禅师正在编织草鞋的时候,洞山禅师从他身边经过,一见面就说道:  “老师!我可以跟您要一样东西吗?”  云岩禅师回答道:“你说说看!”  洞山不客气的说道:“我想要你

    [查看详情]

  • 佛教对婚姻的看法如何?

    佛教对婚姻的看法如何?

    佛陀的弟子有两大类:一则出家弟子。二则在家弟子。 出家弟子修持梵行,坚守如来圣戒,以自度度人为根本意趣,是故,出家弟子不得行男婚女嫁之途;在家弟子是处于在家修持,为了适

    [查看详情]

  • 首页
  • 上一页
  • 221
  • 222
  • 223
  • 224
  • 225
  • 226
  • 227
  • 228
  • 229
  • 230
  • 231
  • 下一页
  • 尾页
  • 共 1000 页 7000 条
  •  页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