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佛学知识

    佛学知识

  • 佛教徒应以怎样的态度来赚钱?

    佛教徒应以怎样的态度来赚钱?

    有人问起,做生意不能说实话,所谓老王卖瓜,自吹自夸,如果卖瓜的不说瓜甜,那就无人问津了。既然如此,佛教徒能不能做生意?做生意是否犯了妄语说谎的戒?  再有人问,学佛的人

    [查看详情]

  • 佛教常识问答(三)

    佛教常识问答(三)

    为什么一部分佛教徒要出家?  要说明这个问题,先要谈一谈佛教的五乘教法。乘就是车子,能运载行人到远近不同的目的地,借以比喻教法。五戒的教法(戒杀、盗、淫、妄、酒的五条戒

    [查看详情]

  • 佛教徒为什么不吃荤腥

    佛教徒为什么不吃荤腥

    问:吃酒肉的危害是什么?成刚法师答:刚才跟大家说了,因为我们发心学佛,皈依三宝,佛是我们的学处、皈命依靠处,是我们的师范表率。我们是向十方三世诸佛学,不是向哪个人学,不

    [查看详情]

  • 佛教对于当今的普世价值

    佛教对于当今的普世价值

    许多宗教人士为了传教的需要,把宗教附会于自由民主的现代理念。典型的是,部分基督新教徒认为是基督教促成了自由民主社会的产生,例证是现在发达的民主国家大都是基督教国家。这是

    [查看详情]

  • 佛教常用器物——钵

    佛教常用器物——钵

    佛教常用器物——钵

    [查看详情]

  • 佛教徒的各种名称介绍

    佛教徒的各种名称介绍

    佛教徒的各种名称介绍 佛教徒名称的正式称呼  三、和尚,也称“和上”。在我国,“和尚”的称呼最为常见。其实,和尚本来是对有相当地位、学问并堪为僧师的男性佛教徒

    [查看详情]

  • 佛教如何看“鬼”_2

    佛教如何看“鬼”_2

    从佛教的观点鸟瞰有情世间的概貌,佛教世界的一切众生,在生来死往之间,会依业力的流转,分别居处在六种生活情境之中,这六种情境称为“六道”,又称“六趣”,包括天

    [查看详情]

  • 首页
  • 上一页
  • 220
  • 221
  • 222
  • 223
  • 224
  • 225
  • 226
  • 227
  • 228
  • 229
  • 230
  • 下一页
  • 尾页
  • 共 1000 页 7000 条
  •  页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