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佛学知识

不能为了懈怠放逸而取底限

发布日期:2019-10-23 10:06:59编辑:

楞严经楞严经白话文楞严经讲解

不能为了懈怠放逸而取底限

\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佛说无量寿经》

\

;十念皆生我国愿,这一愿,历来的注经家都认为是四十八大愿的眼目,是实施阿弥陀佛平等普度一切众生之大慈悲、大智慧的高度结晶。从修行的功夫来看,没有提任何条件,只要你十声念佛。

这个十声通平时,通临终。你只要具足信愿,平时念十声,阿弥陀佛也会让我们往生!

当我们看这一愿,是要领会阿弥陀佛那种大慈悲心、大救度的力量。但也不能说:;我只念十声就可以。

为什么要在十念之前有;乃至二字?;乃至就是指你最低限度!如果很忙,条件不允许,你就哪怕只念十声。

但是,佛高兴的是希望我们多念,上限是多多益善。能够念三万、五万、十万,佛当然就更高兴了。所以有上限,有底限。我们不能为了自己懈怠放逸而去取底限,还是要取上限。

在理上相信十声乃至一声都能往生,但在行为上要念得越多越好!这样来领会,比较好。

本文链接:不能为了懈怠放逸而取底限

上一篇:中美20年敦煌文物保护研究领域所获成果令世界瞩目

下一篇:为了寻找和平而走

相关文章

  • 佛法并不认为人是由猿人进

    佛法并不认为人是由猿人进化来的 有人问我佛教对人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怎么认识?在佛教看来

    2019-11-15

  • 佛法是专门用来翻转你的生

    佛法是专门用来翻转你的生命的 随着你的修习越深入,你就会越加发现前行是金刚乘最独特的要素

    2019-11-15

  • 佛法修学的目的---破妄显真

    唯识学在整个大乘佛法当中是一个非常专业的课程,它跟我们上一堂的佛法概要是不一样的,佛法概

    2019-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