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佛学知识

不悲过去,非贪未来

发布日期:2019-10-23 10:04:25编辑:

楞严经楞严经白话文楞严经讲解

不强求,不妄取,贵在随缘。

让该来的来,让该去的去,不欣羡别人,不哀怜自己;不留恋过去,不幻想未来,把握现在,播散良种,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

不悲过去,不贪未来。

释迦牟尼佛说:“不悲过去,非贪未来,心系当下,由此安详。”

有一天,一个人来到佛祖前,问道:“梵行圣者,我们居住在竹林简陋的茅棚里,每天仅吃一顿饭,为什么还这样快乐?”

佛祖回答说:“不悲过去,非贪未来,心系当下,由此安详。”

\

佛祖寥寥数语,便道出了人生幸福的真谛:活在当下。

人们不快乐的原因,不仅仅因为身上的压力,还源于对过去的追悔和对未来的担忧。这好比一肩挑起了三副担子,如何能不活的累?把过去、未来这两副担子抛开,就会倍感轻松。

如何把过去、未来抛开呢?莲花生大师在《直指觉性赤见自解》中说:“过去之迹不追,抛弃过去的观念。未来不迎,断绝意识的关联。眼前念起不执不取,心如虚空。”

过去的已经无法追回,就不要去想它了。未来还没有到来,就不要去企盼它了。现在萌生念头,不要偏执,宜及时抛开,使心灵如虚空一般。这样,自然会平静快乐。

本文链接:不悲过去,非贪未来

上一篇:不必另择一所,家庭便是道场

下一篇:为什么在娑婆世界修行一日胜过极乐世界修行百年

相关文章

  • 佛法并不认为人是由猿人进

    佛法并不认为人是由猿人进化来的 有人问我佛教对人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怎么认识?在佛教看来

    2019-11-15

  • 佛法是专门用来翻转你的生

    佛法是专门用来翻转你的生命的 随着你的修习越深入,你就会越加发现前行是金刚乘最独特的要素

    2019-11-15

  • 佛法修学的目的---破妄显真

    唯识学在整个大乘佛法当中是一个非常专业的课程,它跟我们上一堂的佛法概要是不一样的,佛法概

    2019-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