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佛学知识

不畏艰险的学问僧

发布日期:2019-10-21 10:10:06编辑:

楞严经楞严经白话文楞严经讲解

学佛要精进,而精进需要忍辱与耐力;其实做什么事都一样,若不能忍辱、没有耐力,精进的心就无法保持恒久。忍耐的确是促进成功的一股大力量。

\

历经颠沛 求法不退

近百年前,日本有位年轻的学僧,他对佛法的研究十分专注。他知道佛经是来自印度,传至藏地、中国,再传到日本。所以都经过中文翻译后,再翻成日文。他常想:经过辗转翻译,经文译法是否都正确?内涵可有流失?他愈想愈怀疑;愈有疑问就愈想探讨究竟,找出合乎正道的佛法。

因此,他提起勇气,要前往保存经典最完整的藏地取经求法。当时藏地是个很神秘的地区,从不与外界来往,甚至有些外人到了边界就被抓起来。他只好设法先到尼泊尔之后,乔装成尼泊尔人,混入难民区和乞丐营里。他不惜在污秽恶浊的环境中生活了三年,学会当地语言,打听往藏地的路程,并了解藏地民俗,不敢让人知道他是外地人。

三年后,一切准备就绪,在春天时出发。喜马拉雅山一带的春天,山巅所见仍是白雪一片;夏天,远方山岭依旧白雪皑皑,但他为了要得到真正的佛法,不畏艰辛地继续走在崎岖的道路上。他立下坚定的誓愿,再辛苦的路也要向前走。到了冬天,天寒山危路难行,他虽然穿着很厚的皮靴,不过因长途跋涉,脚底起满水泡、皲裂,痛彻心髓。有时候雪深及膝,踏下去很难再举起脚来,可说是寸步难行。但他还是凭着无比的毅力,不断地向前走,虽然很辛苦,但心中唯有一个念头支撑着他――要取得真实、原文的佛法。

好不容易越过喜马拉雅山,看到前方有一个帐棚,他正高兴,要向前走时,忽然碰上强盗,粗声粗气地问他:「你来这里做什么?」当时他并未因惧怕而退缩,反而急中生智,说:「我要来找一位很久没见面的仁波切。」这位仁波切是大家尊敬的人,对方听到也是敬畏三分,变得很和善,还请他进帐棚,泡奶茶、拿点心供养他。

道路仍然崎岖,而且必须越过一座一座的高山,才能到达藏地平原。他咬紧牙关再向前走,体力几乎耗尽了。果然皇天不负苦心人,他终于到达目的地。

\

在拉萨,他想尽办法进入当地的大学,用功钻研,学习经典,终于学成,这位就是「河口慧海」禅师(1866~1945),后来回到日本毕生致力于弘扬佛法。

河口慧海禅师可说是用自己的生命,换取真实的佛法经典,这都是有无比的耐力、毅力所成就的。

本文链接:不畏艰险的学问僧

上一篇:丧子未必是凶_1

下一篇:中国古代茶道-僧人饮茶

相关文章

  • 佛法并不认为人是由猿人进

    佛法并不认为人是由猿人进化来的 有人问我佛教对人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怎么认识?在佛教看来

    2019-11-15

  • 佛法是专门用来翻转你的生

    佛法是专门用来翻转你的生命的 随着你的修习越深入,你就会越加发现前行是金刚乘最独特的要素

    2019-11-15

  • 佛法修学的目的---破妄显真

    唯识学在整个大乘佛法当中是一个非常专业的课程,它跟我们上一堂的佛法概要是不一样的,佛法概

    2019-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