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佛学知识

不在背后论人是非

发布日期:2019-10-20 10:05:50编辑:

楞严经楞严经白话文楞严经讲解

不在背后论人是非

公元497年,北魏孝文帝在清徽堂举行盛大宴会,招待百官。酒酣耳热之际,孝文帝站起身,走到济州刺史杨椿身前,高举酒杯,对在场的亲王、贵人、文武官员大声说道: “当年在平城的时候,太后严察,我每当任命一个人,或决定做一件什么事,左右侍宦们往往议论是非,报告太后。使我们母子能够和睦相处的,只有杨椿兄弟。这杯酒敬给他们!”说罢一饮而尽。此时,大家都把满是敬意的目光投向了杨椿兄弟,这杯酒的褒奖,实在胜过了封侯的荣耀。

\

原来当初孝文帝的母亲冯太后是一个权力欲极强的女人,为了掌握少年天子的一举一动,冯太后亲自下达密令,要求所有的宫内官员,每隔十天就要秘密侦探孝文帝一件事,否则就是不忠。结果皇宫内外的官员慑于太后的淫威,千方百计地搜集孝文帝的动静,一言一行都向冯太后汇报。

杨椿就存冯太后身边做事,他感觉左右为难。有一天,哥王个聚在一起,杨椿说: “咱们有幸做了太后和孝文帝的近臣,应当格外慎重。让咱们刺探皇帝的隐私,这对他们母子关系非常不利。咱们宁可受到斥责,不做这个差使了,也不能轻易乱讲。”兄弟们听了,部极为赞同。此后,每受到太后的责骂,杨椿都会回答: “我不是没有听到过流言闲语,只是恐怕不真实,我自己也鉴定不出真假,深怕扰乱您的观听,因此不敢乱说。”十多年下来,没有人从他嘴里听到过一句闲话。

杨情仕途顺利,75岁高龄才在再三请求之下得以告老还乡。临行前,他语重心长地对杨氏子孙说: “回想我一生的经历,我自己的文武才能、出身门弟和备方面的声望部远远比不上别人,何以能把官做到侍中、尚书,四次担任九卿,十次出任刺史,官至光禄大夫、司徒、太保,究其原冈,正是由于忠诚坚贞,小心谨慎,不曾议论别人的过失,无论是高贵或卑贱的人,都能以礼相待,所以才达到今天的地位啊!”

不债责的流言蜚语可以中伤别人,往往也会伤着自己。 “闲谈莫论人非”是老祖宗为我们留下的一条为人处世的金科玉律,杨椿对此做出了最好的诠释。

\

本文链接:不在背后论人是非

上一篇:世人对待仇恨有三种做法

下一篇:世俗忍辱观与佛教忍辱观

相关文章

  • 佛法并不认为人是由猿人进

    佛法并不认为人是由猿人进化来的 有人问我佛教对人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怎么认识?在佛教看来

    2019-11-15

  • 佛法是专门用来翻转你的生

    佛法是专门用来翻转你的生命的 随着你的修习越深入,你就会越加发现前行是金刚乘最独特的要素

    2019-11-15

  • 佛法修学的目的---破妄显真

    唯识学在整个大乘佛法当中是一个非常专业的课程,它跟我们上一堂的佛法概要是不一样的,佛法概

    2019-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