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佛学知识

不嗔恨,满怀慈悲与笑容

发布日期:2019-10-20 10:05:05编辑:

楞严经楞严经白话文楞严经讲解

  达真堪布:不嗔恨,满怀慈悲与笑容  噶当教言    不要嗔恨,恒时对他人说真言实语,带着慈悲与笑容对待他人    不能嗔恨,恒时对他人说真言实语。真言实语指对他人有利的真相真理,带着慈悲和笑容对待众生,以慈悲心去为人处事,这样一切当下就会圆满。带着笑容去礼貌对待他人,并不是装的。    现在很多人的言行都是装出来的,或是培训出来的,应该从内心里散发笑容,因为众生都是宿世父母,都是未来佛。若面带笑容、恭敬地对待他人,自然会给自己带来和谐的人际关系,一切助缘也会随之而来。    不要嗔恨他人。有些人也许有一些错误,但有时候你认为是错误,其实不一定是错误;有些人也许真的有错误,但毕竟都是凡夫,即便有些错误也是正常的。能够抱持这种观点,才能包容他人。    凡夫肯定会有很多烦恼和过失,肯定自私自利。如果觉得这是正常的,没有什么,这叫包容,这样才能真正包容。嗔恨心会毁坏自己的相续,毁坏自己的善根,嗔恨心会给自己带来很多的麻烦和灾难……思维嗔恨心的过患,自然就不生嗔恨了。若你不懂这些道理,很容易生嗔恨心。    敬录自达真堪布仁波切2016年莲师法会最新开示《噶当教言》讲解3      

\

\

本文链接:不嗔恨,满怀慈悲与笑容

上一篇:世界最小迷你猪高仅25厘米极稀有

下一篇:世间最珍贵的是什么?

相关文章

  • 佛法并不认为人是由猿人进

    佛法并不认为人是由猿人进化来的 有人问我佛教对人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怎么认识?在佛教看来

    2019-11-15

  • 佛法是专门用来翻转你的生

    佛法是专门用来翻转你的生命的 随着你的修习越深入,你就会越加发现前行是金刚乘最独特的要素

    2019-11-15

  • 佛法修学的目的---破妄显真

    唯识学在整个大乘佛法当中是一个非常专业的课程,它跟我们上一堂的佛法概要是不一样的,佛法概

    2019-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