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佛学知识

不住空寂的智慧

发布日期:2019-10-19 10:07:43编辑:

楞严经楞严经白话文楞严经讲解

不住空寂的智慧

佛陀净住于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大梵天王起大邪见,作是思惟:‘我所住天宫恒常不变,真是殊胜呀!根本没有任何人像我一样投生在此,更不用说能超越我!’

世尊于禅定中观察到大梵天王的心念,认为正是教化天众的因缘,于是乘三昧力,于刹那间出现于大梵天的虚空中,安详而坐。

于此同时,憍陈如尊者亦观察到此一化缘,立刻入定,随现大梵天际,立于佛陀东侧。接着,大迦叶尊者、目连尊者、阿那律尊者,也一一出现于世尊的南面、西面和北面。

佛陀相好无与伦比,与诸弟子甚深禅定、神通自在,光明遍照大梵天宫。佛问梵天:‘梵天,你是否已经舍弃之前的想法呢?你之前想:;根本就没有任何众生有资格生在梵宫,更何况是超越我?你眼前的这些尊者,是不是具足威仪,光明皎洁,更胜于你呢?’

梵天真诚地说:‘确实如此!尊者们如此光明自在,我于此天未曾得见!而今得见,其禅定、福德真的非常庄严殊胜,从今以后再也不敢说我能住此梵宫恒常而无有变易、无有能及了。’

\

佛陀示教利导、慈悲开示:‘梵宫无常,终将坏灭。虽然修行禅定得力得生此天,但尚未漏尽烦恼,待天福享尽之时,仍会受生死轮回之苦。’佛陀进而开示法要,令其发大愿行,勿得少为足、懈怠安逸。随后入于三昧,归还只洹精舍;诸尊者亦随喜为梵天开示法要,随后亦一一返回精舍,只剩下大目犍连尊者仍安坐于梵宫。

此时,梵天问大目犍连尊者:‘佛陀的弟子中,还有像您这样具足大威德神足力的吗?’尊者回答:‘随世尊修行证得阿罗汉者,都有如此自在神力,不仅断除诸邪见、烦恼,而且已得生死自在,不再受轮回之苦。’随说偈语开导梵天:

‘牟尼弟子大罗汉,有大威德具三明,得尽诸漏知他心,能现神变化群生,如是声闻甚众多,是故汝今宜恭敬。’

目连尊者说完偈语,更为梵天广说法要,开示教导令得利益欢喜,便入正定,还于祇洹精舍。

典故摘自:《别译杂阿含经·卷六》

\

省思:

古德云:‘百尺竿头坐底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现全身。’一般人向往天福,虽因禅定善法得生梵天,仍为生灭果报,报尽还受轮回。因此,当我们对一切因缘习为常,甚而生我慢心,得少为足,就是在障碍自己的道业。修行当谛观无常之理,珍惜亲近大善知识听经闻法的因缘,勤修精进,慎莫放逸。

本文链接:不住空寂的智慧

上一篇:世界华人首富:李嘉诚:我是学佛的人,越布施越有钱

下一篇:世间人人都能亲身感受的八苦

相关文章

  • 佛法并不认为人是由猿人进

    佛法并不认为人是由猿人进化来的 有人问我佛教对人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怎么认识?在佛教看来

    2019-11-15

  • 佛法是专门用来翻转你的生

    佛法是专门用来翻转你的生命的 随着你的修习越深入,你就会越加发现前行是金刚乘最独特的要素

    2019-11-15

  • 佛法修学的目的---破妄显真

    唯识学在整个大乘佛法当中是一个非常专业的课程,它跟我们上一堂的佛法概要是不一样的,佛法概

    2019-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