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佛学知识

《楞严一笑》经典佛教诗词(图文)

发布日期:2019-10-15 10:09:37编辑:

楞严经楞严经白话文楞严经讲解

1.jpg

《楞严一笑》的歌词,相传是宋代法常法师于入寂前的清晨,依《渔父词》声律写下的,写完即就榻收足而逝。

\

此事楞严尝露布,梅花雪月交光处。一笑寥寥空万古,风瓯语,迥然银汉横天宇。

蝶梦南华方栩栩,谁跨丰干虎。而今忘却来时路,江山暮,天涯目送飞鸿去。

  明奘法师解释:法常在入寂前的清晨,书《渔父词》于室门,就榻收足而逝。《楞严经》卷2载,波斯匿王自觉时光飞逝,生命短暂,身体逐年、逐月、逐日衰变,刹那刹那,念念之间,不得停住,深感生命虚幻,迁变无常。佛启发他,在变化的身体之中,有不生不灭的自性:彼不变者,元无生灭。波斯匿王受此开示,当下大悟。梅花 雪月,都是纯白之色,三者交光互映,是澄明的极境。参透生死之理的诗人,对肉身的寂灭付诸一笑,因为他感悟到,在风铃铁马声中,不正是有这个在!璀璨银河,横亘天宇,个体生命与宇宙法性合而为一。生命如同蝶梦,蝶化人,人化蝶,本无区别,贵在有栩栩自得的心境。那跨在丰干虎上的,不正是支配六和合的一精明?诗人借用寒山十年归不得,忘却来时道成句,说自己多年没有回家,如今连以前来这里的路,都忘得一干二净。这是因为自己沉潜于不断的修行之中,连生命的足迹都已忘却,达到了毫无粘著的境界。结二句透露出手挥五弦,目送归鸿的高情远韵,鸿飞冥冥,象喻自性冲破器世间的牢网,而翱翔于自由自在的禅悟境域。禅师对生命的审视,宁谧、从容、安祥、明净,生命的逝去,犹如寒潭雁影,雁去而潭不留影,留下的只是亘古的澄明。

\

本文链接:《楞严一笑》经典佛教诗词(图文)

上一篇:万物皆为我所用,但非我所有

下一篇:三坛大戒:教授阿阇黎尼慈惠法师讲出家人如何做及佛门用语

相关文章

  • 佛法并不认为人是由猿人进

    佛法并不认为人是由猿人进化来的 有人问我佛教对人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怎么认识?在佛教看来

    2019-11-15

  • 佛法是专门用来翻转你的生

    佛法是专门用来翻转你的生命的 随着你的修习越深入,你就会越加发现前行是金刚乘最独特的要素

    2019-11-15

  • 佛法修学的目的---破妄显真

    唯识学在整个大乘佛法当中是一个非常专业的课程,它跟我们上一堂的佛法概要是不一样的,佛法概

    2019-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