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佛学知识

《大般涅槃经》:宁当少闻多解义味,不愿多闻于义不了

发布日期:2019-10-15 10:07:36编辑:

楞严经楞严经白话文楞严经讲解

“若有不受不畜一切不净之物,为大涅槃受持读诵十二部经,书写解说,当知是等真我弟子”...... 云何复名不退之心?有人闻佛能度众生生老病死,不从师咨自然修集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菩提道是可得者,我当修

\

集,必令得之’,以是因缘发菩提心,所作功德若多若少悉以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复发是愿:‘。。。。。。宁当少闻多解义味,不愿多闻于义不了。愿作心师,不师于心,身口意业不与恶交。能施一切众生安乐,身戒心慧不动如山。为欲受持无上正法,于身命财不生悭吝。不净之物不为福业,正命自活,心无邪谄,受恩常念,小恩大报。善知世中所有

\

事艺,善解众生方俗之言。读诵书写十二部经,不生懈怠懒堕之心。若诸众生不乐听闻,方便引接,令彼乐闻,言常柔软,口不宣恶。不和合众能令和合,有忧怖者令离忧怖,饥馑之世令得丰足。疾病之世作大医王,病药所须,财宝自在,令疾病者,悉得除愈。刀兵之劫有大力势,断其残害令无遗余。。。。’善男子,若有能发如是愿者,是名菩萨终不退失菩提之心,亦名施主,能见如来明了佛性,能调众生度脱生死,善能护持无上正法,能得具足六波罗蜜。善男子,以是义故,不退之心不名佛性。——摘自《大般涅槃经》

本文链接:《大般涅槃经》:宁当少闻多解义味,不愿多闻于义不了

上一篇:丈夫敬重妻子要从五个方面入手

下一篇:三位菩萨为玄奘法师安排的师徒因缘 戒贤大师为何说“不须苦留”

相关文章

  • 佛法并不认为人是由猿人进

    佛法并不认为人是由猿人进化来的 有人问我佛教对人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怎么认识?在佛教看来

    2019-11-15

  • 佛法是专门用来翻转你的生

    佛法是专门用来翻转你的生命的 随着你的修习越深入,你就会越加发现前行是金刚乘最独特的要素

    2019-11-15

  • 佛法修学的目的---破妄显真

    唯识学在整个大乘佛法当中是一个非常专业的课程,它跟我们上一堂的佛法概要是不一样的,佛法概

    2019-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