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佛学知识

“法眼宗”和延寿法师

发布日期:2019-10-12 10:06:59编辑:

楞严经楞严经白话文楞严经讲解

“法眼宗”是佛教禅宗五家之一。创始人是五代时僧人文益,南唐中主李璟赐谥为“大法眼禅师”,故用“法眼”命名该宗。法眼宗以“三界唯心,万物唯识”为“纲宗”,认为“同异具济,理事不差”,否认外界真实的差别和矛盾。其禅风概括为“对病施药,相身裁缝,随其器量,扫除情解”。文益的弟子德韶曾用偈言表明该宗主张:“通玄峰顶,不是人间,心外无法,满目青山。”他以自己居留的通云峰作为比喻,劝学人求得内心觉悟。而法眼宗的代表人物,则是文益的再传弟子延寿。

\

延寿(904—975年),五代、宋之际法眼宗僧人。俗姓王,字仲玄,钱塘人。幼时就能诵《法华经》。三十多岁时舍妻出家,投四明(今浙江省宁波市)翠岩禅师。后到天台山参德韶禅师,学习禅定。传说小鸟曾在他的衣褶里做巢,可见他修行功夫之深了。由是受到德韶的器重,为传法弟子。后到明州雪窦山传法,法度很盛。与此同时,常坐于瀑布前面,或禅定静思,或讽诵经文。他自奉很薄,粗茶淡饭,粗布袈裟,却把全部心思贯注于修炼之上。不久受吴越王钱 俶之请,住永明寺十五年,弟子多达一千七百余人。经常举办法会,赎物放生。学者参问,指心为宗。主张禅、教一致。曾广泛召集慈恩宗、贤首宗、天台宗僧人,“分居博览,互相质疑”,最后“以心宗之衡以准平之”,在此基础上汇集成《宗镜录》一百卷,对当时佛教各宗派之间的宗旨分歧,持调和态度。当时高丽国王见到此书,曾遣使送来金线织成的袈裟、紫水晶数珠、金澡罐等礼品,并派国僧三十六人拜延寿为师学法。自此法眼一宗盛行国外。延寿法师还注意净土宗的实践,每日均反复称诵“阿弥陀佛”,企望来世往生西方净土,并在他的著述《万善同归集》中发挥净土宗的主张。(信息来源:摘自《佛史故事》)

\

编辑:明蓝

本文链接:“法眼宗”和延寿法师

上一篇:一封邮件

下一篇:一天吃一餐,一生不求人

相关文章

  • 佛法并不认为人是由猿人进

    佛法并不认为人是由猿人进化来的 有人问我佛教对人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怎么认识?在佛教看来

    2019-11-15

  • 佛法是专门用来翻转你的生

    佛法是专门用来翻转你的生命的 随着你的修习越深入,你就会越加发现前行是金刚乘最独特的要素

    2019-11-15

  • 佛法修学的目的---破妄显真

    唯识学在整个大乘佛法当中是一个非常专业的课程,它跟我们上一堂的佛法概要是不一样的,佛法概

    2019-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