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佛学知识

佛教礼仪特性

发布日期:2019-11-13 10:08:28编辑:

楞严经楞严经白话文楞严经讲解

佛教礼仪特性

\

宗教性:佛教虽然主张现世的自我完善,但是他对佛、菩萨、老师的崇拜,并且认为通过这种礼仪上的恭敬能够获得善业的美好的果报,这是佛教礼仪具有的“宗教性”一面。 对治性:佛教的戒律分止持和作持:止持是防止过错、叫“诸恶莫作”;作持是努力向上、叫“众善奉行”。 区域性:佛教产生于印度,传播到世界各地,成为世界性宗教,一般说来有三个系,即传入中国汉地后又传到朝鲜、日本的“汉语系”,也叫“汉传佛教”;传入西藏的“藏语系”,也叫“藏传佛教”。传入东南亚及我国云南一带的“巴利语系”,也叫“南传佛教”。 在各个不同的地区里,佛教的律制与礼仪也随着各民族的不同风俗习惯而产生不同的礼仪,这一点在佛陀时代也是允许的。

本文链接:佛教礼仪特性

上一篇:佛教的疾病观_2

下一篇:佛教讲的“空”究竟是空了啥?

相关文章

  • 佛法并不认为人是由猿人进

    佛法并不认为人是由猿人进化来的 有人问我佛教对人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怎么认识?在佛教看来

    2019-11-15

  • 佛法是专门用来翻转你的生

    佛法是专门用来翻转你的生命的 随着你的修习越深入,你就会越加发现前行是金刚乘最独特的要素

    2019-11-15

  • 佛法修学的目的---破妄显真

    唯识学在整个大乘佛法当中是一个非常专业的课程,它跟我们上一堂的佛法概要是不一样的,佛法概

    2019-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