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佛学知识

佛教起源

发布日期:2019-11-13 10:05:43编辑:

楞严经楞严经白话文楞严经讲解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后分化为大乘、小乘两派。小乘佛教(南传上座部佛教)正式名称“巴利语经典系佛教”。约在公元3至6世纪,佛教由印度或斯里兰卡传入缅甸,再从缅甸传入西双版纳。

\

  佛教传入之初称“摆坝派”,没有被傣族群众 接受。后传入的一派称“摆孙派”,即被群众所接受,成为普及派。由于佛教宣扬的消极、忍耐、调和、轮回、因果报应等有利于维护傣族封建领主的统治,受到统治者的赞扬、拥护并极力推广,所以成为傣族、布朗族信奉的宗教。  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基本思想和教义有四缔五蕴、十二因缘、三法印、轮回、业报。其经典总称三藏:  一、《经藏》,傣语“苏点大比打嘎”;  二、《律藏》,傣语“维乃压比打嘎”;  三、《论藏》,傣语“阿皮坦玛比打嘎”。另外还有许多藏外典籍。南传上座部佛教要求僧侣、信徒严格遵守十戒:  不杀生、不偷盗、不淫邪、不说谎(不记前仇)、不酗酒、过午不食、不观听歌舞、不戴花不抹香水、不坐高处、不积蓄金银财宝。  西双版纳的佛教建筑主要是佛寺、布萨堂(戒堂)、佛塔三大建筑,特别是佛寺和佛塔遍布傣族、布朗族居住的村村寨寨,其中不乏国内外有名的精品,成为西双版纳的一大景观。  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佛事活动和佛教节日名目繁多,主要有如下9项:  1、傣历6月份的浴佛节,就是傣历新年,外地人称“泼水节”。  2、“毫瓦萨”(傣历9月15日)和“卧瓦萨”(傣历12月15日),即“关门节”和“开门节”。整整3个月为净居斋戒期。  3、赕,即布施。是信众对寺僧的捐献活动。节日繁多,一年内至少赕7次以上。  4、“毫干”,即禁忌日,时间在傣历2月份。  5、“播帕”,即升和尚。  6、“痕帕洼”,即祭佛山。  7、“松桑卡”,时间傣历 5月15日,为比丘集结日。  8、“播董”,即竖旗杆。  9、“机光罗”,即烧白柴堆,祝贺帕召升天。傣族、布朗族的每个男子到七八岁左右,都要到佛寺当一段时间和尚,才有结婚、成家立业的权利和义务,否则,被人瞧不起。当和尚的时间长短不一,有的则终身为僧。

\

本文链接:佛教起源

上一篇:佛教里最高的修行方法

下一篇:佛教解释如何看待风水

相关文章

  • 佛法并不认为人是由猿人进

    佛法并不认为人是由猿人进化来的 有人问我佛教对人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怎么认识?在佛教看来

    2019-11-15

  • 佛法是专门用来翻转你的生

    佛法是专门用来翻转你的生命的 随着你的修习越深入,你就会越加发现前行是金刚乘最独特的要素

    2019-11-15

  • 佛法修学的目的---破妄显真

    唯识学在整个大乘佛法当中是一个非常专业的课程,它跟我们上一堂的佛法概要是不一样的,佛法概

    2019-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