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佛学知识

佛教寺院建筑规制——天王殿

发布日期:2019-11-10 10:08:10编辑:

楞严经楞严经白话文楞严经讲解

  天王殿是进入佛寺三门内的第一重殿,殿中间供弥勒菩萨。弥勒菩萨像后供韦驮天,面向北。东西两旁供四大天王像。

\

  四大天王东方天王名为“提多罗吒”,亦称持国天王,能护持国土,领毗舍阇(此云颠狂鬼)、乾闼婆(此云香阴)神将,是帝释天的主乐神,所以此天王手中持琵琶以作标帜,护东方弗提婆(此云胜)洲人民。南方天王名“毗琉璃”亦称增长天王,能令他人善根增长,所以手中持剑,领鸠槃荼(此云雍形鬼)、薜荔(此云饿鬼)神,护南阎浮提(此云胜金)洲人。西方天王名“毗留博叉”,亦称广目天王,能以净眼观察护持人民,领诸龙及富单那(此云臭饿鬼),所以手中缠绕一龙,护西瞿耶尼(此云牛货)洲人。北方天王名“毗沙门”,亦称多闻天王,有大福德,护持人民财富。右手持伞,表福德之义,护北郁单越(此云胜处)洲人(见《长阿含经》卷一二《大会经》)。世俗称为四大金刚,这也是《封神演义》中的戏言,金刚与天王是不可混淆的。   弥勒菩萨名“阿逸多”,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南天竺人。后来由人间生在兜率天内院中教化菩萨。据佛经上说,释迦牟尼佛的教法流传一万年。其后世界道德逐步提高,不再须要佛教,佛教便自行消亡了。再过八百余万年后,弥勒菩萨由兜率天下生此世界成佛。也有把布袋和尚塑像,称作弥勒菩萨的。我国五代时期,在浙江奉化有位和尚名“契此”,常携布袋,教化群众,很得群众信仰。临终时说了一首偈语:  “弥勒真弥勒,分身百千亿,时时示时人,世人自不识。”因此,人们认为布袋和尚是弥勒菩萨的化身,就在寺院的天王殿正中塑了他的像。   韦驮天传说唐道宣律师曾与天人会谈,说及南方天王部下有一位韦将军常周行东南西三洲(北洲无出家人),护助诸出家人。宋代以后,便在寺中塑了韦驮天像,又和佛经中所说韦驮天相混,一般称为韦驮菩萨。

\

本文链接:佛教寺院建筑规制——天王殿

上一篇:佛教小故事:和尚度鱼贩的故事

下一篇:仁焕法师:饿死不化缘,冻死不攀缘

相关文章

  • 佛法并不认为人是由猿人进

    佛法并不认为人是由猿人进化来的 有人问我佛教对人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怎么认识?在佛教看来

    2019-11-15

  • 佛法是专门用来翻转你的生

    佛法是专门用来翻转你的生命的 随着你的修习越深入,你就会越加发现前行是金刚乘最独特的要素

    2019-11-15

  • 佛法修学的目的---破妄显真

    唯识学在整个大乘佛法当中是一个非常专业的课程,它跟我们上一堂的佛法概要是不一样的,佛法概

    2019-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