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佛学知识

佛教建筑 神山朝拜意识

发布日期:2019-11-09 10:09:14编辑:

楞严经楞严经白话文楞严经讲解

在一般人的观念中,似乎天下的名山全都被和尚、道士们“占据”了。其实,这个事实用世俗功利的理由并没有多大的说服力,这里面有着深而又深、远而又远的内在原因。这要从印度人神山朝拜的信仰说起。印度人对神圣河流充满感恩之情,认为它们不仅带来养育和灌溉的基本生存条件,而且洗涤人类污浊罪孽,它是一条导往天堂之路。感恩之余,印度人进一步思索河流的由来,他们溯流导源,穿越喜玛拉雅山,寻到了冈底斯山脉。

\

冈仁波钦神山高耸的积雪山颠,神奇非凡。五体投地的印度人分明看到了印度河流源于此山,而恒河,也如绸衣滑下。印度人就这样诚惶诚恐地发现了宇宙本源和生命本源。他们把自己信仰的诸神安置于冈仁波钦一凯拉斯山上,数千年来对它顶礼不已(马丽华《西行阿里》)。

为什么印度人把冈仁波钦山当作神出膜拜?

冈仁波钦,印度语叫“喀拉斯”,意为麦如的神秘肖像。麦如为梵语,即须弥山。按照佛教的说法,须弥山是宇亩中心的一座大山,顶上为帝释天所居,半腰为四天主所居,周围有七香海七金山。七金山之外有咸海,外围是铁围山,须弥山居中心,因之称九山八海。瞻部洲等四大洲在咸海之四方,拱卫着须弥山。而冈仁波钦山显现于亚洲宗教气氛的心脏,它是“世界之柱”,“群山之首”。它成为佛教须弥山的象征。

\

那些印度的朝圣者,从羌拉山口,越过重重山水,走向西藏,走向普兰;从尼泊尔来的香客,手执经杆,风雨兼程,历尽人间的苦难,朝着苍弯下巍然屹立的冈仁波钦神山,朝着绿松耳石一般的玛旁雍措圣湖五步一拜地缓缓蠕行……

这是一条人世通往天国的神圣之路。

本文链接:佛教建筑 神山朝拜意识

上一篇:以现代眼光看善财童子的求道精神

下一篇:佛教夏令营:炎炎夏日的一丝清凉

相关文章

  • 佛法并不认为人是由猿人进

    佛法并不认为人是由猿人进化来的 有人问我佛教对人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怎么认识?在佛教看来

    2019-11-15

  • 佛法是专门用来翻转你的生

    佛法是专门用来翻转你的生命的 随着你的修习越深入,你就会越加发现前行是金刚乘最独特的要素

    2019-11-15

  • 佛法修学的目的---破妄显真

    唯识学在整个大乘佛法当中是一个非常专业的课程,它跟我们上一堂的佛法概要是不一样的,佛法概

    2019-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