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佛学知识

佛教徒的归属感

发布日期:2019-11-09 10:04:12编辑:

楞严经楞严经白话文楞严经讲解

人之于家庭、单位、组织、社会乃至意识形态等不同的领域内都会有不同的归属感。那么佛教徒的归属感又在哪里呢?

四分律衣羯摩篇有一个故事,有居士供养衣物给佛,佛不受,令其供僧。居士疑惑,佛解释说:“我在僧中”,可见佛陀都是有归属感的。归属感同时影射着我们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佛在未出家时,他可以是净饭王的儿子,耶酥陀罗的丈夫,甚至罗候罗的父亲。但,在他创造僧团以后,他又自觉地把自己归属到这个团体里,接受与别人同样的制度和约束。

曾有人写贴子揭露所谓出家人的丑行,由此我想到,这个写贴子的人一定不是佛教徒,也就是说他并没有主动把自己归属到佛教里来。如果他是一个佛教徒,同样是对佛教界的批评,但其语气和用心一定会有其截然不同的表现。同时那些被他辱骂的出家人所谓的丑行如果属实的话,说明他们也是对佛教缺少归属感的。单个的僧人可以把自己的归属定位于僧团,寺院是僧团的组织形式。僧人的行为与这个寺院的道风和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也就是说,一个人的不规完全可能因为他的归属对象对他已经失去了约束力。僧人归属于僧团是佛所制,那么佛制对居士的归属又作怎么样的定位呢?

长此以往,有很多人信佛后皈依了某位法师,把对三宝的归属定位在师徒之间,这与师父的故意暗示不能说不无关系。一个僧人没有归属感将是非常可怕的。以前我的师父曾告诫过我这样的话:“住小寺院如还俗”,当然他说这个话不包括那些自认为有定力的人。一个长期不住在僧团里的人如果违法(指佛法)了,将没有人给他执行羯摩。

\

那位主动脱离佛教组织生活的法师,带领其徒子徒孙,意图建立自己的归属,这样可以更加自由无忌地推行自己的产品,由此我们将不难理解他连居士收徒自誓皈依这样的事都能做来的出来的原因了。每每忆此,我总不由得想到佛陀说的那句话:我在僧在!(信息来源:香港宝莲禅寺)

编辑:明蓝

\

本文链接:佛教徒的归属感

上一篇:什么是迦叶佛舍利

下一篇:什么都想要,会累死你

相关文章

  • 佛法并不认为人是由猿人进

    佛法并不认为人是由猿人进化来的 有人问我佛教对人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怎么认识?在佛教看来

    2019-11-15

  • 佛法是专门用来翻转你的生

    佛法是专门用来翻转你的生命的 随着你的修习越深入,你就会越加发现前行是金刚乘最独特的要素

    2019-11-15

  • 佛法修学的目的---破妄显真

    唯识学在整个大乘佛法当中是一个非常专业的课程,它跟我们上一堂的佛法概要是不一样的,佛法概

    2019-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