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佛学知识

佛教伦理学概述

发布日期:2019-11-08 10:07:58编辑:

楞严经楞严经白话文楞严经讲解

  佛教伦理学概述

\

  佛教的伦理学是以传统的佛教观点为基础的,这些观点是从佛陀证悟的视角,或者其他随行佛陀觉悟的有情的视角来考察的观点。道德的教言存在于佛经中或流传下来的传统中。因此大多数佛教伦理学的学者都依靠佛经的考证,并且采用来自传统的佛教团体的人类学的证明,从而判断所弘扬的佛教伦理的本质。
  根据传统佛教,对在家居士来说,佛教伦理学的基础是五戒:不杀生、不偷窃、不妄语、不邪淫、不饮酒。在成为一位佛教徒的过程中,或肯定一个人对佛教的承诺过程中,鼓励在家居士发誓要禁戒这些负面行为。这些戒律不是强迫的公式,但作为修行规则,居士自愿进行有利的实践 。
  从佛教思想来看,檀那与道德行为意愿的培养可以将自己的意识提炼到这样一个水平,即使没有进一步的佛教修行,投生在一个较低的天界是有可能的。为获得这一水平的目标没有什么不合适的或非佛教徒的限制。佛教出家的男众和女众则要遵守数以百计的这样的誓言(见戒律)。
  佛陀提供一些基本的指导方针,可接受的八正道的一部分行为。最初的戒律是要对所有的生灵,从最低的昆虫到人类,都不伤害或非暴力。这条戒定义了对于每一个活着的有情,都要有非暴力的态度。佛教的修行之路并不会延展到极端耆那教所展现出来的那样,但从佛教徒和耆那教这两个角度来看,非暴力建议对所有活着的有情要有一个亲密的参与和亲密的关系。
  佛教伦理学的社会焦点问题
  伦理学的社会问题也包括:杀生、导致他人杀生,战争,堕胎,死刑,安乐死,素食,性行为,同性恋等。

本文链接:佛教伦理学概述

上一篇:什么是回向?为什么要回向?

下一篇:什么是世俗谛与胜义谛

相关文章

  • 佛法并不认为人是由猿人进

    佛法并不认为人是由猿人进化来的 有人问我佛教对人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怎么认识?在佛教看来

    2019-11-15

  • 佛法是专门用来翻转你的生

    佛法是专门用来翻转你的生命的 随着你的修习越深入,你就会越加发现前行是金刚乘最独特的要素

    2019-11-15

  • 佛法修学的目的---破妄显真

    唯识学在整个大乘佛法当中是一个非常专业的课程,它跟我们上一堂的佛法概要是不一样的,佛法概

    2019-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