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佛学知识

佛教五戒

发布日期:2019-11-07 10:04:20编辑:

楞严经楞严经白话文楞严经讲解

佛教五戒

\

佛教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一、不杀生:

佛教的戒杀生,虽与素食主义有关连,却并不等于素食主义。佛教鼓励少吃动物的肉乃至不吃动物的肉,是基于戒杀的要求。如果不是我亲手杀的,不是特别为了我想吃肉而教他人杀的,不是他人为了我想吃肉而杀的,便不禁止。而且,佛教的戒杀,固然是为了对一切有生命的,施予爱护的慈悲心,最主要的是不可杀人。假如你不预备将来杀人,希望将来不犯杀人罪,这条杀戒是应当受持的。

二、不偷盗:

除了以正当的谋生方法,取得合法的利润报酬之外,不贪取不义之财,乃是不偷盗的定义。为了警策我们,勿要从贪图小便宜,在金钱方面与他人纠缠不清,而演成吞没公款、收受贿赂、侵占他人财物等的罪行,这条戒是应该受持的。 三、不邪淫:

\

除了正式夫妇之间,正常的性关系之外,不乱伦、不破坏他人的家庭、不沾污他人的妻女、不妨害社会的风化。总之,把男女的性关系,视为夫妇之间的责任和义务,乃是不邪淫的定义。为了维护家庭的和乐、子女的幸福、社会的安宁、自身的健康,这条戒是必须受持的。

四、不妄语:

此可分为大小两类,通常的说谎、戏笑,是小妄语。为了名闻利养,自己不是圣者而妄称是圣者,是大妄语,在家居士冒充圣者的不是没有,可能性却很少的。因此,诸位居士也能受持这条戒了。况且,为警惕我们不要变成搬弄是非的人,不要被人看作不可信赖的人和口不择言的人,也应该受持这条戒的。

五、不饮酒:

酒的本身并没有罪恶,饮酒的人也不一定是坏人,甚至世界上有很多宗教,以酒来作为人和神之间的媒介。禁酒乃佛教的特色之一,原因是饮酒能使人的心智浑浊,过量则能使人趣于狂乱如兽或愚疑如泥的状态。佛教是个强调求智慧的宗教,酒性与智慧的原则背道而驰,所以主张禁酒。事实上,也唯有不饮酒的人,能够经常保持头脑的清明。

本文链接:佛教五戒

上一篇:什么是普佛?

下一篇:什么是皈依?--古国治老师

相关文章

  • 佛法并不认为人是由猿人进

    佛法并不认为人是由猿人进化来的 有人问我佛教对人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怎么认识?在佛教看来

    2019-11-15

  • 佛法是专门用来翻转你的生

    佛法是专门用来翻转你的生命的 随着你的修习越深入,你就会越加发现前行是金刚乘最独特的要素

    2019-11-15

  • 佛法修学的目的---破妄显真

    唯识学在整个大乘佛法当中是一个非常专业的课程,它跟我们上一堂的佛法概要是不一样的,佛法概

    2019-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