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佛学知识

何为寂而常照,照而常寂?

发布日期:2019-11-01 10:04:03编辑:

楞严经楞严经白话文楞严经讲解

何为寂而常照,照而常寂?

\

答:佛放光明,放的就是「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寂,是心中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心不起时是静的。照,是起作用,对众生以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智慧心待人,待人称照,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即虽然用这五种心待人,仍旧没有一丝妄想分别执着,这是照而常寂。与一切人事物交往,不受人事物的干扰,这就是常寂。至于什么是干扰呢?即在境缘中,对于顺着自己心意的生起贪爱,不顺自己心意的生起厌恶,如此对境着相就是干扰,是照而不寂。照而常寂,是指顺自己心意的不生起贪爱的念头,不顺自己心意的也没有瞋恚的念头,面对境界心中平等没有高下,这是常寂。 我们眼见色,是见性在照;耳闻声,是闻性在照;鼻呼吸嗅气,是鼻性在照;吃饭的时候舌尝味,是舌性在照。照是起用,照而常寂是修行功夫,照的时候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自性了了分明,不起分别执着妄想,这称为常寂。寂与照是一体,寂是体,照是用;照是体,寂是用。那何谓体,何谓用呢?这其中也有区别,特别对初学佛的人,我们每天都在起作用,其实不论觉悟还是迷惑,迷人张开眼睛也是看,不过与觉悟的人看法不同,觉悟的人见了,不起妄想分别执着;迷的人见了,起妄想分别执着,迷与觉得差别在此。 如果真正修行用功,照的时候寂,寂寂里有照,这是真功夫。如果寂而不照,就落入断灭;照而不寂,即妄想迷乱,这是圣人与我们的差别;圣人是活活泼泼,丝毫不紊乱。这要在日常生活中练习,譬如吃饭时,今天的菜色很好吃,多吃一点,这就已经乱了,是照而不寂;而如果是一个老修行者,天天苦修,见到这些菜肴,理都不理,动也不动,这是寂而不照。所以修学者由此处慢慢的体会,就能了解修行是在生活穿衣吃饭中用功,随缘不变,不变随缘;随缘是照,不变是寂,照而常寂就是不变随缘,照而常寂就是随缘不变,意思同一。依此知道如何用功,就能真得受用,真得自在,常生欢喜心。这欢喜心不从外得,而是自性本来欢喜。

本文链接:何为寂而常照,照而常寂?

上一篇:人吓人,吓死人

下一篇:亲人脑瘤降伏,深谢蒋章元医师

相关文章

  • 佛法并不认为人是由猿人进

    佛法并不认为人是由猿人进化来的 有人问我佛教对人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怎么认识?在佛教看来

    2019-11-15

  • 佛法是专门用来翻转你的生

    佛法是专门用来翻转你的生命的 随着你的修习越深入,你就会越加发现前行是金刚乘最独特的要素

    2019-11-15

  • 佛法修学的目的---破妄显真

    唯识学在整个大乘佛法当中是一个非常专业的课程,它跟我们上一堂的佛法概要是不一样的,佛法概

    2019-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