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佛学知识

二灵知和庵主悟道因缘

发布日期:2019-10-28 10:09:06编辑:

楞严经楞严经白话文楞严经讲解

二灵知和庵主悟道因缘

  二灵知和庵主悟道因缘

  庆元府(治所在今浙江龙泉)二灵知和庵主,泐潭应乾禅师之法嗣,俗姓张,苏台玉峰人。知和禅师儿时曾在堂屋檐下打坐,突然堂屋倒榻了,父母以为他死定了,没有想到他居然还坐在那儿,瞑目自若。父母感到非常惊诧,于是便让他出家,年满得度。后投泐潭应乾禅师座下参学。

  初礼泐潭,泐潭和尚便问:作甚么?

  知和禅师正要开口回答,泐潭和尚拿拄杖便打,并喝问:你唤甚么作禅?

  就在这一打一喝的逼拶之下,知和禅师蓦然领旨,遂欣然作答曰:禅,无后无先,波澄大海,月印青天。

  泐潭和尚又问:如何是道?

  知和禅师回答说:道,红尘浩浩,不用安排,本无欠少。

  泐潭和尚一听,知道他已悟,遂点头印可。

  知和禅师后辞泐潭和尚,前往南岳衡岳寺,礼谒道辩禅师。二人相谈甚契,道辩禅师对他尤为器重。

\

  北宋哲宗元符年间(1098-1100),知和禅师入住雪窦中峰、栖云二庵,时间长达二十余年。在住庵期间,有志于道者,多前来参礼请益。知和禅师曾有一偈,描述了他住庵这段时间的自在闲雅的生活

  竹笕(jiang,引山泉之水用的长竹管)二三升野水,

  松窗七五片闲云。

  道人活计只如此,

\

  留与人间作见闻。

  知和禅师与天童普交禅师曾经是好朋友,二人经常结伴游方问道。他们曾相约盟誓:他日吾二人,宜踞孤峰绝顶,目视宵汉,为世外之人,不可作今时籍名官府、屈节下气于人者。

  后来普交禅师因为被郡僚以天童寺住持席缺为由,苦苦逼请,不得已,便入住天童寺。这在知和禅师看来,是违约的行为。后来普交禅师前来看望他,知和禅师果然不接见。

  知和禅师后来自己也被正言(官名,掌规谏)陈公,用计引诱出山弘法,入住二灵。在住持二灵的三十年间,知和禅师的生活极为清贫,居无长物,唯有二虎陪侍左右。有一天,这两只老虎威胁游人,知和禅师便作偈将它们打发走了。

  北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四月十二日,知和禅师示寂,趺坐而逝。知和禅师圆寂后,正言陈公特地为他撰写了行状(相当于传记),并详细地记录了他在示疾期间的种种异迹。后来还为他塑了像,旁边有二虎陪伴。

本文链接:二灵知和庵主悟道因缘

上一篇:五乘教法

下一篇:五台山菩萨顶寺

相关文章

  • 佛法并不认为人是由猿人进

    佛法并不认为人是由猿人进化来的 有人问我佛教对人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怎么认识?在佛教看来

    2019-11-15

  • 佛法是专门用来翻转你的生

    佛法是专门用来翻转你的生命的 随着你的修习越深入,你就会越加发现前行是金刚乘最独特的要素

    2019-11-15

  • 佛法修学的目的---破妄显真

    唯识学在整个大乘佛法当中是一个非常专业的课程,它跟我们上一堂的佛法概要是不一样的,佛法概

    2019-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