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佛学知识

临终的往生,取决于心中的爱取

发布日期:2019-10-28 10:07:36编辑:

楞严经楞严经白话文楞严经讲解

临终的往生,取决于心中的爱取

\

在《高僧传》讲到唐朝有一个叫僧藏法师的。这个僧藏法师出家以后,白天修福,晚上念佛。他的修行就是两个重点,修福念佛、念佛修福。

\

到后来,晚年临命终的时候,在《高僧传》上说,他的中阴身,六欲天次第来迎。刚开始四天王天现前,他内心不动;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这种诸天的安乐果报次第地现前来迎接他去受生,他完全不为所动。

当然,他内心不动爱取,他对六欲天没有爱取,这个时候六欲天的种子不能得果报。这个时候六欲天的中阴身消失了,最后阿弥陀佛现前。阿弥陀佛现前的时候,他内心当中产生强烈的皈依心,这个时候跟弥陀感应道交,往生净土。

这样一个往生的公案,我们应该来了解一下。也就是说,这个僧藏法师,他平常的;分别自性缘起,他的业种子,有持戒修福的种子,也有念佛的种子,这两个种子都有。

当然,我们应该说这两个种子都有成就安乐果报的功能。但是问题就是说,他持戒念佛的种子,到底是在人天享受福乐,或者是到极乐世界享受清净的功德庄严,这个时候;分别爱非爱缘起是一个关键点。

这是十二支的缘起,就是你心中无明的浅深:你心中对于整个生命的爱取,到底是对娑婆世界比较爱取?或者对极乐世界比较爱取?那这样的差别的爱取,对我们内心的业力就有一种主导的功能。

就是说,同样是一种善业,但这个善业到底是投生到净土去得果报,或者是在人天得果报,这个时候你心中的爱取是居于一个主导的地位。

本文链接:临终的往生,取决于心中的爱取

上一篇:了凡四训电视弘法讲记(第九卷)

下一篇:五台山佛教协会积极落实响应《关于在宗教活动场所升挂国旗的倡议》

相关文章

  • 佛法并不认为人是由猿人进

    佛法并不认为人是由猿人进化来的 有人问我佛教对人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怎么认识?在佛教看来

    2019-11-15

  • 佛法是专门用来翻转你的生

    佛法是专门用来翻转你的生命的 随着你的修习越深入,你就会越加发现前行是金刚乘最独特的要素

    2019-11-15

  • 佛法修学的目的---破妄显真

    唯识学在整个大乘佛法当中是一个非常专业的课程,它跟我们上一堂的佛法概要是不一样的,佛法概

    2019-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