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佛学知识

临终十声能往生,不能抱侥幸的心态

发布日期:2019-10-27 10:08:24编辑:

楞严经楞严经白话文楞严经讲解

临终十声能往生,不能抱侥幸的心态

\

第十八愿的;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这个十念是通两时,通平时,也通临终。这个对我们也是很有作用的,你只要平时具足信愿、晨朝十念,阿弥陀佛临命终时都会来接引的。还有一种临终的情况是:他一生没有闻到净土法门,到临命终要下地狱的时候,遇到善知识跟他说阿弥陀佛名号功德、威神愿力。;只有阿弥陀佛能救你!这时候他产生信愿,能够以大惭愧心、大忏悔心念佛,也能感通佛力,带业往生——下品下生。

但是这个事情你不要侥幸。;噢,临终十声、一声都能往生,我现在就不念了,等临终再念。那就不行了,因为这个事情你不能抱侥幸的心态。一生造恶,闻不到佛法,临终遇到善知识讲净土法门,这是一万个人里面也难得一两个。这也是他多生多劫善业的种子,在临命终时被这些要下地狱的恶种子现行逼出来了,所显现的一个净土行人跟他讲净土法门,他一听就相信了。这也不是偶然的。

\

——大安法师《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述义

本文链接:临终十声能往生,不能抱侥幸的心态

上一篇:临济宗演正观(29):观 修

下一篇:两种贫穷_1

相关文章

  • 佛法并不认为人是由猿人进

    佛法并不认为人是由猿人进化来的 有人问我佛教对人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怎么认识?在佛教看来

    2019-11-15

  • 佛法是专门用来翻转你的生

    佛法是专门用来翻转你的生命的 随着你的修习越深入,你就会越加发现前行是金刚乘最独特的要素

    2019-11-15

  • 佛法修学的目的---破妄显真

    唯识学在整个大乘佛法当中是一个非常专业的课程,它跟我们上一堂的佛法概要是不一样的,佛法概

    2019-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