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佛学知识

个人信仰表达应区分“公私领域”

发布日期:2019-10-26 10:11:06编辑:

楞严经楞严经白话文楞严经讲解


  当代社会与市场经济充满了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促使很多职场人士纷纷导向某种信仰诉求。每当周末,不少职场人士“挂单”于佛寺道观,以求一时的精神慰藉与安宁,由此构成了今日中国一道值得关注的信仰风景线。  近期有报道称,某公司从5月份开始业务一直下滑,公司绩效考核居行业内全省倒数第一。公司的管理层处于莫大的压力之中,于是不远千里从某处请来一位道长,在公司大院内“作法”祭神。一场仪式之后,道长“点化”,公司绩效不佳主要是因为办公大楼存在严重的风水问题。公司管理层按照“点化”,在公司大院的小花园处安置一块“镇宅巨石”,并举行了焚香烧纸的祭拜仪式。据说祭拜仪式过程非常神秘,偌大的公司庭院里,香烟缭绕,巫气十足,以至于在公司加班的女职员工作结束之后也不敢走出办公室。  更有意思的是,就在“作法”后的第二天,这位道长还在公司管理层的陪同下,仔细察看了各个部门办公室的风水。公司许多干部职工甚至在想,公司管理层是否还会请这位道长对他们相面,看看旺财不旺财?  现代社会,人人都可以有自己的价值追求和个人信仰,这是信仰自由的重要体现。可是,在公共领域,个人的信仰如何表达,这就需要理性与常识了。那些具有公共管理职位的人士,其信仰不一定能够得到其他人的认同,这就要求在表达自己的信仰的时候,必须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即:这是公共领域、公共问题,还是个人领域、个人问题。  该公司的管理层,似乎没能对此问题有一个理性的认知。他们自己需要某一信仰的安慰,但不能因此动用公司的资源与名义,把自己的信仰强加到公司其他人身上。因为法律不允许——“集体宗教活动应当在经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寺院、宫观、清真寺、教堂以及其他固定宗教活动处所)内举行”,现代公司的

\

管理原则也不允许。个人信仰活动一旦事关公共问题,涉及公共领域,其性质就发生了变化,就不再是个人的私事,因而要受

\

到法律规范,不得影响他人的基本信仰权利和自由。

本文链接:个人信仰表达应区分“公私领域”

上一篇:义翁赎女童,挨骂活性命

下一篇:为何有时好人不长寿?

相关文章

  • 佛法并不认为人是由猿人进

    佛法并不认为人是由猿人进化来的 有人问我佛教对人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怎么认识?在佛教看来

    2019-11-15

  • 佛法是专门用来翻转你的生

    佛法是专门用来翻转你的生命的 随着你的修习越深入,你就会越加发现前行是金刚乘最独特的要素

    2019-11-15

  • 佛法修学的目的---破妄显真

    唯识学在整个大乘佛法当中是一个非常专业的课程,它跟我们上一堂的佛法概要是不一样的,佛法概

    2019-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