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入门网
楞严经入门网
罗汉菜 隽永故事 禅是一枝花 小和尚的白粥馆 少林故事
主页/ 禅理故事/ 文章正文

净土法门法师:我们今天毛病在哪里?搞乱了

导读:净土法门法师:我们今天毛病在哪里?搞乱了 『顿离念相,谓之念空』。到这个境界,我们要问,他还有没有念?千万不要误会了,到这个时候不念佛了,没念了,那你就堕到空里面去了,那就大错特错!到这个时候,六...
净土法门法师:我们今天毛病在哪里?搞乱了

『顿离念相,谓之念空』。到这个境界,我们要问,他还有没有念?千万不要误会了,到这个时候不念佛了,没念了,那你就堕到空里面去了,那就大错特错!到这个时候,六字洪名依然是相续不断,正是所谓「念而无念,无念而念」,不是没有念。大势至菩萨是等觉菩萨,他还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没断!这才是一个真正念佛人。他那个一句佛号跟我们一样,一天到晚我们拿著念珠,也许他也拿念珠,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从来没间断,可是境界决定不相同,为什么?我们是著相念佛,人家是无相念佛;我们是有念念佛,人家是离念念佛。我们生在十法界里面,他是生活在一真法界里面。我们处处是有障碍,人家是处处无障碍。像《华严经》里面「理事无碍,事事无碍」,那怎么会相同?我们在境界里头种种差别,不平等!人家心地清净平等,受用不一样。

诸位听了这个话,一定会想到,我们怎样也能够念到这个境界?这个就是理一心不乱。你要想到达这个境界,必须精进更精进,精进什么?老子说过:「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求世间学术,天天要增长,这是进步。如果是求道,道是清净心,应该怎么样?应该一天一天的放下,损是一尘不染。前面大师给我们说过,「放下又放下」,这是学道。佛法里面的精进,精进个什么?精进是放下。不但把世间五欲六尘要放下,就是佛法也得要放下。世间五欲六尘是病,佛法是药,药拿来治病的,病好了,药也不要了,正是所谓「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由此可知,自古以来这些成就的人,你仔细读经就会发现到一个现象,佛讲这些经,弟子们与会,听了之后往往是大彻大悟,都能入这个境界。他不是每部经都听,不是这样的,从哪里悟?一部经里面开悟的。我们读《楞严经》,摩登伽女是博地凡夫,经讲到一半,她就证三果罗汉,她不是听很多经、学很多法门才开悟的。诸位要晓得,学多了、听多了,都变成所知障,决定不能开悟。佛法里头,无论是解与行,都要一门深入。既然是要一门深入,佛为什么说那么多经?佛说那么多经,说老实话,不是为我说的,部部经都有个当机者,佛是为他说的。他听了悟入了,可见得悟入实在讲只是在一会、一部经。我们看多了这种情形才发现到,如果你搞太多,决定是障碍。就好像我们有病,每个人害的病不一样,我们去看大夫,大夫给我们每个人处方不相同,我们拿到这个处方照这个处方吃药,一吃就好了,药到病除,就恢复健康。如果你的药不错,你吃好了,他的药也不错,好,这方子统统给我,我统统买来吃,没有病也吃死了。

这一切经是当年佛给许许多多众生所开的药方,不能随便乱吃,你要是随便乱吃,准有害处没有好处。要是有好处,你现在已经读了这么多经,听了这么多经,为什么还不开悟?你已经念了这么多年佛,为什么连往生的消息都没有?这毛病在哪里?搞乱了。我们在《往生传》里面看看古人,人家也是个博地凡夫,从来没有闻过佛法的,有个法师教他念阿弥陀佛,他念了三年,他就功夫成片,他就得一心,他就预知时至,他就自在往生了。我们下的功夫比他多,为什么不如他?人家吃的就一付药,一吃病就好了。我们今天是搞好多好多种,唯恐药方太少,没病也吃出毛病,怎么能够恢复健康?所以为道跟为学绝对不相同。

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之后,才晓得在这么多法门当中,我们应该选择哪一个法门?如果我们是释迦牟尼佛的好学生、很听话的学生,就应当选择念佛法门,为什么?因为佛在经里面说,「正法戒律成就,像法禅定成就,末法净土成就」。我们现在生在末法,我们修净土法门,念这一句阿弥陀佛,那就是最听话的乖学生,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选择这个法门。

这个法门好不好?太好了。如果不好,一乘圆教大法又何必提倡它?我们晓得《华严经》是一乘圆教,善财童子是修学代表的人物,是一个榜样,是一个修行的典型,他修什么法门?就是修念佛法门。念什么佛?念阿弥陀佛。何以晓得?末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他出来参学,第一位善知识德云比丘教他念佛法门,虽然没有说明这是念阿弥陀佛,可是到最后的归宿是阿弥陀佛,我们就晓得德云比丘教他这个念佛法门一定是念阿弥陀佛。由此可知,这个法门是从华严会上就开始提倡。我们不读《华严》,我们不认识这个法门,读《华严》之后,才晓得这个法门的殊胜,才晓得这个法门是一切法门里的大总持法门

。应该怎么修?就是一句佛号念到底就成功了。把世出世间一切的妄想杂念统统要放下,你放不下的时候就是以这一句佛号取而代之。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二十九集) 199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1-003-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