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常委学诚大和尚
中国网3月7日讯《佛教:迈向和平与发展的未来》、《把握汉传佛教过去、现在、未来的精神脉络》是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佛教协会驻会副会长学诚大和尚今年两会的两份提案,旨在关注中国佛教的自身建设与健康发展。
一身僧服、慈祥和蔼的学诚大和尚,拿出他近日付梓出版的专著《责任与担当》结缘给记者
随着近年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民众对宗教文化强烈的内在需求,与宗教界(包括佛教界在内)相关联的一些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比如“名山被上市”、“寺庙被承包”、“僧尼被假冒”、“烧高价香”、“私设功德箱”、“抽签卜卦”等等。之所以会出现这些乱象,一方面固然与一些非宗教主体的非法获利行为有关,另外一方面也与在社会商业化浪潮的冲击下,佛教界自身宗教修持弱化不无关联。学诚大和尚希望佛教界四众弟子,当殷重修持戒、定、慧三学,并积极倡导律、道、学三风,即谨严律风、端正道风、兴盛学风,以树立佛教积极向上的正面形象。内修三学、外显三风既是佛教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举措,也是佛教加强自身建设的着力点。他说:“具体行动而言,要发挥各级佛教协会及佛教修行团体对四众弟子的指导作用,做好四众弟子的传戒工作,搞好律风建设,维护佛教清净的正面形象;发挥各地寺庙在佛教文化传播中的主体作用,完善寺院管理,搞好道风建设,发扬佛教僧团的‘六和’精神,以僧团的和合带动信众家庭的和合,并拓展至整个社会民众的和合;发挥各级佛教学院对佛教事业的促进作用,加强对佛教四众弟子的佛学教育,搞好学风建设,不断加强对人才队伍的培养,使佛教事业能够不断增上。”
学诚大和尚说:“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佛教界应着力建设人间佛教,实现人间净土,在弘法利生、公益慈善、文化交流等方面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作出应尽的贡献;佛教徒应积极利用佛教的智慧来帮助解除社会民众的种种迷惑,净化社会民众的种种烦恼,帮助人类共同走向自信、自觉、自强的光明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