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认为人人都具有的三毒是贪、嗔、痴,这是修行所对治的,所以佛教徒努力用戒定慧去对治贪嗔痴,达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目的,直至圆满佛果。最近我听到有人讲当今社会也有三毒,哪三毒呢?他说是无神论、斗争学和功利主义。这话听起来让人纳闷,我们不是很多人都在提倡科学吗,科学不就是在讲无神论吗?怎么无神论成了社会之毒了呢?跳开佛教的义理不讲,细分析起来,他这句话也是有意义的,我想他是涉及道德层面的,往往真正弄懂什么是无神论的人,他应该是一个懂得去运用无神论的具有社会道德的人。那么无神论成为社会之毒的说法就不成立。可是我们看看周围很多人是打着无神论的口号去做不道德的,有违人性的事情,那么这个无神论似乎成了这些人手里的利器。我们常见一个人去小偷小摸,有宗教信仰的人会劝他,你不可以这样做,这样是有因果的,偷了别人的东西,即便你现在没有还,来世还是要还的。持无神论者就会反驳说,哪里有什么来世,都是骗人的,根本就没有灵魂,我是无神论者。这样说法的人很多,好像无神论者什么都可以胡来,重的可以触及法律,轻的可以无视道德。其实这样的无神论,实际上是反神论,甚至是固执的伪反神论者(还不是真的反神论,反神论只是反对有神说而已)
西方国家,都会把信仰‘神’当成了一种道德,如果你问一个人有没有信仰,他说没有,在西方社会是认为很可怕的事情,这会让人理解成不承认道德性。其实在中国多数的无神论者是会遵循与有神论者一样的道德准则的,只不过出于不同的原因。他们遵循这些准则,不是为了取悦神或害怕神的惩罚,乃至敬畏因果,而是因为他认为人类社会必须有这些准则才能正常运作。但是这样的无神论者现在越来越少了,所以有人提出社会新三毒说,实则我认为是一种社会的道德危机。
其次我们再看斗争学和功利主义
所以提出社会新三毒的人,他的观念不能完全肯定,但是可以作为另一种观念让我们引以为戒。用合理的信仰、有序的奋斗法则和佛教提倡的自利利他的菩提心来遏制伪无神论等社会新三毒,这个社会才能有序的,有条理的,奔着道德方向去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