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佛学知识

    佛学知识

  • 不护持三宝,不请法,不受戒,

    不护持三宝,不请法,不受戒,

    问题七、下一个纸条,第一个问题:在家居士不护持三宝,不请法,不受戒,只是用心来修戒,这样做能不能成佛,了脱生死?三宝是什么?三宝就是你的自性,就是你成佛的基础和本钱。外

    [查看详情]

  • 不宜宣说有三种

    不宜宣说有三种

    不宜宣说有三种:  无信者前不说法,  

    [查看详情]

  • 不生气,你就赢了

    不生气,你就赢了

    ;不生气,就赢了。这是金庸先生的至理名言,也是金庸先生一篇小杂文的标题。金庸先生在《不生气,就赢了》中讲到一个小故事:台湾有个很有名的人叫殷海光,;他和雷震办《自由中国》

    [查看详情]

  • 不属于自己的就要放手

    不属于自己的就要放手

    “你可以沉默不语,不管我的着急,你可以不回信息,不顾我的焦虑,你可以将我的关心,说成让你烦躁的原因,你可以把我的思念,丢在角落不屑一顾,你可以对着其他人微笑,你可以给别

    [查看详情]

  • 不能不知的事师礼仪

    不能不知的事师礼仪

    不能不知的事师礼仪 弟子对师父上人应恭敬虔诚,身口意三门要细致入微地反观自己,不要自欺欺人地在师父上人面前惺惺作态。一切愚昧、狂妄的不善发心与言行,师父上人均了如指掌,

    [查看详情]

  • 不知道谁骗谁

    不知道谁骗谁

    不知道谁骗谁  不知道谁骗谁  1.我不是父母亲生的孩子是吗?如果是,我真正的父母是谁?什么业力让我没机会知道自己的身份背景?  2.什么原因,在我生命中会有很多女生来跟我攀缘,无

    [查看详情]

  • 不应以职业论贵贱

    不应以职业论贵贱

    佛教提倡众生平等,这平等指:1.人与人之间的平等 2.人与动物之间的平等为什么平等,因为,众生皆有佛性,佛性平等。当年,印度传统文化中分人为四个阶级,即四种姓,认为婆罗门从

    [查看详情]

  • 首页
  • 上一页
  • 871
  • 872
  • 873
  • 874
  • 875
  • 876
  • 877
  • 878
  • 879
  • 880
  • 881
  • 下一页
  • 尾页
  • 共 1000 页 7000 条
  •  页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