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佛学知识

    佛学知识

  • 佛教精神与企业文化

    佛教精神与企业文化

    佛教与企业文化的共通点佛教博大精深,特别是隋唐时期西风东渐以后,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对佛教本身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与其他宗教相比,佛教有一个显著特征,就是

    [查看详情]

  • 佛教联语

    佛教联语

    1、平日深涵养 临时见工夫 2、现境虽有善恶 转变在乎自己 3、业力由心转变 善根在人栽培 4、生来之福有限 积来之福无穷 5、无智空长百岁 有德不在年高 6、水流原归海 月落不离天

    [查看详情]

  • 佛教礼仪基本特征概观

    佛教礼仪基本特征概观

    佛教作为一种伦理为主要特征的世界性宗教,在当今的道德建设方面理应充当重要的角色,其“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的教育目标为其道德性宗教打上了深深的烙印。我们知道宗教

    [查看详情]

  • 佛教的战斗观

    佛教的战斗观

    人类乃至一切众生,要生存于天地之间,「战斗精神」无可欠缺。大至佛陀超俗出家、降伏内外众魔军,得证圆满佛果,需要强大的战斗力;小至日常生活中克服周边逆境,乃至身心协调、起

    [查看详情]

  • 佛教禅修对我们有什么作用?

    佛教禅修对我们有什么作用?

    佛教提倡以了解一切事物的真相,来放松我们在生活中所制造的不必要和不健康的紧张。心具有治疗心理和情绪问题,甚至生理疾病的力量。

    [查看详情]

  • 佛教的社会责任与社会价值的探

    佛教的社会责任与社会价值的探

    佛教从它诞生起就给人一种超然于世的感觉好像它只以解决个人生死问题为已任,至于社会生产、国家事务等社会职责,都不在佛教的责任范围之内。特别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佛教更

    [查看详情]

  • 佛教过堂的要点与意义

    佛教过堂的要点与意义

    佛教传到汉地之后,形成了严格的过堂用餐仪轨,规定了碗筷摆放、使用和添饭加菜的步骤与方法。其中的重点是不能讲话,不能随便出声。吃饭前后念诵《供养偈》与《结斋偈》,表示供养

    [查看详情]

  • 首页
  • 上一页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下一页
  • 尾页
  • 共 1000 页 7000 条
  •  页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