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佛学知识

    佛学知识

  • 佛教故事启迪

    佛教故事启迪

    拈花微笑一天,在灵山会上,大梵天王以金色优波萝花献佛,并请佛说法。可是,释迦牟尼如来佛祖一言不发,只是手拈优波萝花遍示大众,从容不迫,意态安详。当时,会中所有的人和神都

    [查看详情]

  • 佛教有犯太岁的说法吗?怎样化

    佛教有犯太岁的说法吗?怎样化

    佛教有犯太岁的说法吗?怎样化解?佛教有犯太岁这一说吗?  佛教没有。佛教的说法就是业力这两个字。对于世界、个人命运的所有看法,就是业力所造成的;一切的困厄、障碍,也都是

    [查看详情]

  • 佛教生活与健身之我见

    佛教生活与健身之我见

    佛教徒一般都较长寿。以前有人把历代高僧的寿命与历代皇帝寿命相比较,发现高僧的平均寿命高于皇帝寿命。我认为佛教徒长寿,这与他们的佛教生活有关。健身长寿当然不是佛教徒学佛的

    [查看详情]

  • 佛教最基本礼仪——进出

    佛教最基本礼仪——进出

    佛殿(即大殿)礼佛,向佛、菩萨销假。倘若不知道佛殿的位置,应合掌、面带微笑询问知道者。已很熟悉的佛寺,入寺的第二件事是向住持师父顶礼一拜或问讯,所遇见的出家师父均须合掌

    [查看详情]

  • 佛教怎样看待神通异能

    佛教怎样看待神通异能

    佛教承认有神通的事实,凡夫可得五通,出世的圣人有六通,佛有三明六通。所谓五通,一、能知过去世叫宿命通;二、能知未来世及现在的远处和细微处叫天眼通;三、能知他人的心念活动

    [查看详情]

  • 佛教的“六和敬”是什么-

    佛教的“六和敬”是什么-

    佛教的“六和敬”是什么? “六和敬”即是佛陀摄众的方法之一:  一、身和同住:在行为上,不侵犯人,就是相处的和乐。僧团大众,同作佛事,必须做到身业清净,讲求和谐

    [查看详情]

  • 佛教故事:他因活埋四十万俘虏

    佛教故事:他因活埋四十万俘虏

    佛教故事:他因活埋四十万俘虏 死后辗转轮回堕三恶道中国佛教佛陀正法本意4天前编者按:今天这则故事主要内容出自《历史感应统纪》,又据《因果报应故事类编》材料汇编而成。白起生

    [查看详情]

  • 首页
  • 上一页
  • 158
  • 159
  • 160
  • 161
  • 162
  • 163
  • 164
  • 165
  • 166
  • 167
  • 168
  • 下一页
  • 尾页
  • 共 1000 页 7000 条
  •  页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