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佛学知识

    佛学知识

  • 佛教的和谐观小议

    佛教的和谐观小议

    “和谐”一词,意为“和睦协调”(《汉语大词典》),见诸文献甚早。东汉经学大师郑玄在解释《诗?周南?关雎》时即说:“后妃说乐君子之德,无不和谐。”可见“和谐”这个词,起码

    [查看详情]

  • 佛教的基本戒律是什么?_1

    佛教的基本戒律是什么?_1

    佛教的基本戒律是五戒,不管出家在家都要遵守。菩萨戒,也是以五戒为基础。何谓戒?就是要行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要达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首先要把意识打扫干净,做到意业清

    [查看详情]

  • 佛教的“空”

    佛教的“空”

    当我们世俗人第一次给“空”下定义时,就把它看成“什么也没有”。就连以后因“空”而衍生出来的和“空”有关的词,都因袭了这层含义,如空间、空旷、空空如也,等等。由于我们对“

    [查看详情]

  • 佛教的人生八苦指的是哪八苦?

    佛教的人生八苦指的是哪八苦?

    佛教云人生八苦,即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 一、生苦:生之苦,人多不复记忆,事实上,十月胎狱之苦,且不必说,即出生之际,一个

    [查看详情]

  • 佛教用语与俗语不同_1

    佛教用语与俗语不同_1

    佛教用语与俗语不同  “三藏法师”由称为三藏比丘、三藏圣师,或略称三藏,是对精通佛教圣典中之经、律、论三藏者的尊称。在中国,对从事佛经汉译的僧侣,常尊称为译经三藏

    [查看详情]

  • 佛教的世界观、宇宙观是什么样

    佛教的世界观、宇宙观是什么样

    佛教的世界观、宇宙观到底是什么样的呢?世界这个词偏中国化,世是时间概念,界是空间概念,世界合称,表现了中国古人对世界的认识是时间和空间相结合的,所以探讨世界观,必然要从

    [查看详情]

  • 佛教法器钵、鐼子、钵支的介绍

    佛教法器钵、鐼子、钵支的介绍

    佛教法器钵、鐼子、钵支的介绍钵是什么?  钵是梵语钵多罗的略称,义译应该叫做应法器、或是应量器。国人也有称它为钵盂的,这是华(盂)梵(钵)兼用的称呼。  在律制上,规定

    [查看详情]

  • 首页
  • 上一页
  • 149
  • 150
  • 151
  • 152
  • 153
  • 154
  • 155
  • 156
  • 157
  • 158
  • 159
  • 下一页
  • 尾页
  • 共 1000 页 7000 条
  •  页 GO